R&D人生─好像快轮到我了 | ||
|
「这次轮到谁了?」办公室里James缓缓将头探出自己的Partition(隔板),并轻声地向Scott询问这一次换谁得去大陆了?对此Scott摇着头:「还不知道,不过可能很快就会轮到我了吧!」 James与Scott是同一家电子公司的2名研发工程师,负责公司内主项核心产品的设计。James主要在原型品(Prototype)的设计,一旦东西能够动,各种预期的功效都能正常地发挥运作,进一步就会把工作交付给其它人,让他们接手,以便进行后续更适合投入量产的各种调修,然后James就会再接手新的原型品设计、开发工作。 至于Scott,专注在韧体与驱动程序方面的设计开发,不过公司内对韧体、软件的投入有限,Scott一个人根本不可能从头开发到尾,所以Scott只负责几个大项,其余部分则透过委外来完成,也因此Scott还必须担任委外发包要求的规格开立、成果验收等工作。 James与Scott都已在公司待上3、5年时日,然而就在这几年,公司的营运似乎渐渐有了变化。除了因为公司获利在大陆厂商的削价竞争之下,从原本的正成长,逐渐地走向负成长,而公司上层对于研发部门的要求也越来越严苛。随着获利的逐步下降,公司在台湾方面的制造厂房从缩减到完全裁撤,那阵子,数千名基层员工失去了工作,公司的理由很简单,就是为了弥补亏损。James知道还有不少科技公司也面临了这样的情形,只是新闻上发布的失业率数字仍然稳定下降,James不禁怀疑是不是主播看错数字了。 而随着时间过去,公司在大陆设生产线以及研发中心的消息,也从上层传到他们耳里,这时他们俩都逐渐感受到公司的种种动作,已经不再是单纯的西进,他们不禁感觉到,手上的饭碗已经朝不保夕了。不仅他们俩有如此感受,其实整个研发部门都约略体悟到公司的大方向,而这个方向正是「继生产部门之后,公司准备架空、弃舍整个研发部」。 这听来似乎很令人 震撼,电子公司的价值根本是在技术,虽然这包括了研发设计的技术与量产制造的技术,工厂的第一线上也有着生产上的技术,但大部分的核心技术仍是由研发部门累积,一旦一个电子公司没有了研发部,往后又该如何营运下去呢? 事实上,公司并不是从此之后完全没有研发单位,公司决定架空、弃舍的是在台湾本土的研发部,然后逐渐扶植与成立在大陆的研发部。因为大陆的研发人才比台湾便宜,但现阶段的能力仍无法立即接手台湾研发单位手中的工作,但公司的高层正积极进行这项转化,在现有比较无关紧要的小型研发上,已交由大陆方面的人负责,现在许多研发人员都要与大陆方面的人沟通、互动,如此在有形无形之间,就会将自己研发上的经验、实务、Know-How「交接」给大陆方面的研发人员。 不过,公司高层似乎觉得这个隔海沟通联系的移交速度还是不够快,现在开始安排研发人员轮流前往大陆,有些人甚至被安排每2个月就要前往苏州一趟,负责各项研发讨论,有时还要交付给他们相关的书面数据及数据,甚至还要进行小型的教学课程,讲义还要研发人员自拟,而任谁都知道这是一个架空程序,虽然不情愿,但领着公司一份薪水,再如何摆烂、乱教、掺杂假信息(信息)、假电路,最终对方依然会有所长进与识破,移交完成永远只是一个时间问题。 以上就是James与Scott正面临 着的困境,公司大方向在此,谁都无法阻逆,而无法阻逆的结果James与Scott也都已经知道,因为上个星期的大学同学聚餐中,James的好 友:Bryant就是个遭遇进度超前的活生生例子,Bryant也在一家电子公司担任工程师,公司已完成研发上的西进转移,高层最后给Bryant两条路:要!就去大陆常驻,还能有一份工作;若答案为否,就没有工作了。Bryant不愿意去大陆,最后选择离职,如今正在找寻下一个去处,希望下一家电子公 司还愿意将研发留在台湾,不过即便找到了,也不知道几年后是否又要碰到相同的遭遇呢? 事实上这就是全球化的一项改变,台湾电子公司的股东、高层早在多年前放弃台湾工厂、台湾生产线、台湾作业员,选择大陆工厂、大陆生产线、大陆作业员,如今连研发也要用大陆 的。公司上层只会从成本去着眼,甚少会有人目光远到去看其它影响竞争力的因素,当然,有很大的因素可能就是高层本身。因此在成本控制方面既然打不过大陆公司,最简单直觉的方法,那就把自己转变成大陆公司,制造西进完成了,现在轮到研发了…… | |
转载请注明:在路上 » R&D;人生─好像快轮到我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