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消息:20210816 当前crifan.com域名已被污染,为防止失联,请关注(页面右下角的)公众号

失落的大学精神:中国为什么没有一流大学?

新闻与社会 crifan 1388浏览 0评论

失落的大学精神:中国为什么没有一流大学?

http://news.163.com/07/0515/08/3EH7U7E000011SM9.h


《同舟共进》:您刚提到,客观上的原因是文革造成了一个断代。

丘成桐:文革是一个主要的原因,不过还有很多其他的原因。

《同舟共进》:那么您认为问题出在哪里?是民族精神方面的问题吗?

丘成桐:其中一个因素是中国人讲面子。中国总有那么一些人始终要表示自己是很行的,而不愿意承认自己有些东西不行,而且不愿意创新和学习新的学问,所以始终不成熟。

名校要有独立精神

《同舟共进》:总体上说,您认为中国大学的学风怎么样?

丘成桐:浮夸是普遍现象。政府现在给很多钱,但又不能多到可以像美国一样足够平均分配,只能集中在几个大学,这几个大学又请不到好的学者,所以就凡事夸大一下。比如,某个大学拿到了20亿,比其他学校多拿很多,拿了这些钱总要表示它有成果,所以就讲它有多伟大,这是很能理解的事。

《同舟共进》:所以您觉得中国的大学缺乏一种真正的大学精神?

丘成桐:一个好的大学应该是讲我做出了什么成果,而不是讲引进了什么人才。我们听到个别大学讲它很伟大,都是讲有什么出名的人才被引进,可是没讲有什么伟大的成果。您听过他们讲成果吗?相反,大家听到的往往是一些让人很伤心的东西,比如上海交通大学的汉芯事件,好的东西很少听到。什么叫大师?就是你学术上有成就。没有成果的大师是假的,另一方面,有些教授可能从前是大师,但现在没有成果也不在第一线工作,学校应当尊重他们,但不表示学校的前途全放在这些教授身上。

《同舟共进》:相比之下,真正的世界一流大学应该至少有哪些精神?

丘成桐:就是做学问,不是虚假地做学问,而是求真、求美、求用。

一个名校有自己独立的精神、独立的存在意义。独立的精神、独立的意义是从学问本身来看的。我们要找寻学术的真正意义,而不是因为某大学的某个教授说好,我们就说好。我们需要有一个独立的精神去探索困扰人类前途的大问题,去解决大自然的疑难。教授与学生在学术上必须有自由的想法,才能有创新的能力。

中国的大学真正好的专家很少。有些人假装专家,到处批评别人的工作,即使某些院士做了一个决策或评价,不见得他们真懂,于是好的工作受不到尊重,而不好的工作往往得到吹嘘。这种事情会伤害到大学独立精神的存在。

中国的大学应该与全世界最好的大学竞争,而竞争的目的是寻求真理,为人类服务。既要究天人之际,为天地立心。也要承先启后,培养后辈。

《同舟共进》:按照您的标准,香港中文大学算不算一流大学?哈佛大学呢?

丘成桐:哈佛大学肯定是世界上第一流的、最好的大学了。哈佛大部分教授都是大师,不是一个两个,而是有一大堆。香港中文大学很不错了,不过跟哈佛比还是差很远的,大师也比较少。

《同舟共进》:大师和一流大学之间,是否存在一种悖论:如果不是一流大学,大师就不肯来;大师不肯来的话,就永远无法成为一流大学?

丘成桐:并不见得。如果我们对有学问的人真正重视的话,人家会晓得而到大学来帮忙的。

我们的大学对一流的、有学问的人尊重不够,不是以学问为主,而是以其他的因素来确认它们。而外国很多著名大学,刚开始什么东西都没有,但一旦下决心,投资很大,花很多功夫的话,也能很快做成一流的大学。因为它们尊重大师,这种尊重更重要的是学问上的尊重。加州几个名校历史不算太长,很快就办成功了。加州理工大学就是一个出色的例子。现在中国的大学对年轻的学者、年轻的研究生不够尊重,从某种意义上说,年轻的学者只是跟着教授走的学徒。

《同舟共进》:根据您个人的感觉,到国内的大学去授课,和在国外授课,感觉在尊重程度上有很大差别吗?

丘成桐:有很大的差别。一般来讲,在国外访问人家跟你讨论的是学问,但在国内很少有当地的学者跟你谈学问,花时间最多的是什么?吃饭、谈政治。可能有一些很年轻的学者很想跟你探讨学问,但很少有机会见到这些年轻的学者。

《同舟共进》:中国大学缺的并不是硬件?

丘成桐:这五年来硬件条件都很好,房子什么的都有,可是硬件不是主要的问题。

《同舟共进》:如果请您给出一个中国如何建设一流大学的建议,您会怎么说?

丘成桐:现在就要邀请大量一流的有学问而又有诚意的人回国做全职的工作。不仅仅是在国内找,还要到全世界去找,甚至找非华裔的学者。只要找到一些真真正正做学问的教授,给他们提供做研究和教学的条件,就可以做成功。成功的因素取决于学校的诚意和决断力,有学问的人知道政府真要重用他们,让他们发挥所长,他们会考虑来帮忙的。

但是这样的话,很多人就要放弃权力。很多著名大学里面的名教授,不愿意放弃自己的既得利益,他们拿出各种阻碍的方法。所以这个问题是很难解决的。


整个学术评审制度很不健全

《同舟共进》:您觉得他们为什么不选择踏踏实实做学问?

丘成桐:整个评审制度不健全。中国评审的方法就是靠几个院士。一般情况下,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关系,他们总是将某某评得很好。汉芯事件搞得那么离谱,国家拿了一亿多,是谁做检验?谁做审查?不可能不审查吧?有关领导应不应该负责任?这都是评审制度问题。在这方面,全世界最糟糕的恐怕是中国,即让几个院士决定什么东西是好的,然后加上媒体炒作,吹牛皮。

《同舟共进》:从您个人的经历看,踏踏实实做学问的,在西方的体制下,能否受到公正的待遇?会不会遇到类似中国的情况?

丘成桐:在西方如果你只是踏踏实实地做学问,也还是会受到打压。但是,是不是永远不能出人头地?我想你只要踏踏实实做学问,真的做得好的话,谁都阻止不了你。你可能迟一两年才会出人头地,你做的文章是社会需要的,是整个研究需要的,最终还是会慢慢重视你的。

我本人很早就出名。我有些文章很多人刚开始的时候也不想理,最后他们没办法不理,因为文章里面有重要的东西。所以说,国外也有打压的情况,可是不会永远受限。

现在的问题是,我们中国很多年轻的学者,在学术界受到很多限制。他们的学问还没有做到真正了不起的时候,很容易会出现受排挤的情况。即使做得很出色,没有院士的支持,也会受打压。


《同舟共进》:也就是说,西方的学术评判标准相对公正?

丘成桐:公正得多了。

中国的院士可以打压一切,基本上所有的评委会都有一定影响力,就算本人不在评委会,也有学术帮派,也可以打压你。中国的院士很有权力,在资源、经费等方面都有影响力。据我了解,4个院士联名写封信的话,一定可以送到中央,中央一定会重视。这种政治上的影响力在外国是绝对办不到的。

实际上这几年来就有很多院士讲院士制度是不好的。

转载请注明:在路上 » 失落的大学精神:中国为什么没有一流大学?

发表我的评论
取消评论

表情

Hi,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!

  • 昵称 (必填)
  • 邮箱 (必填)
  • 网址
79 queries in 0.171 seconds, using 21.99MB memory